山腰上的路燈,在劇組的人身上投下陰影。杏學姊一路哭個不停,菫學姊就把她先帶回家裡去,
其他人的氣氛也很低迷。

  紀學長走在他旁邊,忽然開了口:

  「你很不解吧,習齊。」

  習齊有些意外,那是劇組裡,第一次有人叫他的名字:

  「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子……女王、罐子或是小于這些人,放著好好的臉、好好的人不要,
偏偏要把自己搞得怪模怪樣,甚至落得這種下場……」

  學長把兩手插在口袋裡。習齊發覺他的眼鏡裡,似乎有些霧氣,

  「只是他們不明白,演員也好、劇作家也好,指揮家、雕塑家、作家或是詩人,人們總是
驚嘆這些優秀的藝術家,為什麼能創造出如此美好的事物。但實際上把那些感動,放大數十倍
、數百倍、數萬倍甚至數億倍,就是那些藝術家所承受的痛苦,」

  紀宜轉頭看著他,唇邊浮現苦笑:

  「因此真正優秀的藝術家總是活不久。活下來的,都是像我這樣的平庸之輩。」

  說完他拿下了眼鏡,在襯衫上擦了擦,就跟著紫頭髮的學長離開了。

-----------------------------------------節錄自〈剪刀上的磨菇〉‧Toweimy


一件藝術品能給多大的感動,背後就有多大的承受。

就這一點上,我不得不說,我同意這樣的形容。

創作者的情緒往往瘋狂到瀕臨失控,然而,就是在那種情境裡,
他們的作品就會越容易接近所謂「美」的風景。


最近拿到這本實體書,雖然之前已經在網路上看過,
但我非常瘋狂的,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就又看完一遍。

我想我覺得這本書確實是有它的價值在。


不過對於後半的形容:
「因此真正優秀的藝術家總是活不久。活下來的,都是像我這樣的平庸之輩。」
我倒是覺得是戲劇化的效果了。

我以為,真正的藝術家,是能夠自我平衡的,所以感動能恆久,有時間去恆久,
終於成為藝術。

不過那是我自以為的方式了。


〈錯肩〉裡頭也曾經這樣去描寫:

徐開貴不笑了,裴敬輝能夠感覺的到。

「體驗過,就懂曇花一現是什麼。你只能做到這樣。我們看過,所以誰也沒怪你。
「我知道你有奔放的情感,你有對美的嚮往,對藝術界的人,那是求之不得的天賦,
你的衝動是你的能量。誰都無法阻擋你,連我也不應該。」
「敬輝,盡情的吐露自己,不過是一種自顧自的只有立場而沒有是非。或許你就是要
沒有是非而自我奔放,那麼,就應該可以找到,跟你相同氣息的人,或是頃慕這種能量的人。」

緩和的聲音,徐開貴輕輕的,彷彿怕驚醒什麼,
「那麼你們就可以知道,並且照顧彼此。」

裴敬輝激動地:「那麼為什麼你不能原諒我!」

「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個人。」

「你是!」

徐開貴又笑了,省去了孩子般的對應方法,「……敬輝,就像是剛剛的對話,你明白嗎,
我們之間,充其量,只不過是互相損耗罷了……」,徐開貴的話透過話筒,刺在那顆心上,
「……互相損耗直至毀滅,我拒絕,敬輝。」

「但我希望你要記得,敬輝,所謂的藝術價值,是恆久。一時的衝動,片刻的華麗,頂顛上
的花,都是美的呈現,但真正能享受藝術,成為藝術家,終生奉獻於此的人,往往懂得平衡。
太多的人酗煙酗酒、濫交、吸毒,自我放逐……甚至是輕生。」

微微的停頓,彷彿為了強調重點似的,
「但毀滅不是藝術的本質,敬輝,我希望你要找到你的平衡點。」



很多時候被翻來覆去用各種手法去表現,要凸顯的本質和問題卻是共通的存在。

問題是一樣的,然則問題的答案是沒有標準的。
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只有去選擇,而後承受選擇。
而每個人有他們的堅持,有他們願意的選擇。


〈剪刀上的磨菇〉文中還有這樣的描述:

「不要相信那些叫你珍惜生命的人。因為他們總是以為活著就是珍惜生命,
或自己正在珍惜生命。」


這樣反差的說法裡,其實想說的,仍然是一直被重複著的主題。


文中也有這樣的描述:

介希彷彿又被自己的話激起怒氣似的,重重踢了一下路邊的鐵柵。踢了一下還不夠,
他越踢越起勁,越憤怒,就這樣狠狠地踢了好幾十下,直到鐵柵整個凹了個洞,
發出刺耳的哀鳴,習齊一直靜靜地旁觀著,

  「白癡……真的是白癡女人,什麼都不講,就為了那種敗類,把自己給毀了……」

  「不是毀了,」

  看著嗚咽的介希,習齊忽然開口。聲音平靜得令人心悸,他無視介希不解的眼神,
轉頭望著雲層密布的天空:

  「是逃走了,蘭姊她找到出口,所以逃走了。只是這樣而已。」



作者巧妙的在更前面的地方安排了以自殺了結的蘭姐問主角道:
「吶,你說,為什麼不可以逃?」


磨菇這本書的基調是混合現實與囈語,以最不留情的方式呈現。
我們常說自殺是逃避現實,但是確實是:為什麼不可以逃?

每個人必須從中找到答案。

這樣的問題其實大大違背我的人生觀,因為我是堅持人要活到活不下去為止的那種人。
但是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活不下去?

我想我一時也會難以解釋。

對我而言,逃走了,就永遠不能站在那裡了。
一旦逃跑,就要一直逃下去,就永遠沒有盡頭了。

對我而言,世上所有經歷過的事情,之所以意義存在,就是因為自身的存在。

所以我的活不下去,意即急救無效,心跳呈現水平線,才能停止。
因為我在乎那些意義勝於一切。
所以我堅持存在。

不過這是目前25歲的我的堅持。
當我52歲時,我並不清楚,我是否會有其他不能妥協的信念。


前一陣子身邊有人因此過世,又再度看到這樣的文字時,
不禁令我百感交集。






人真的是很不容易。

但也因此,我也更加的珍惜。
有關那些故事,有關那些生命的失敗與偉大。


題外話,我昨天量體重,依然是40公斤,體脂是17
40公斤的體重竟然整整維持一年,連冬天都是這個數字,
實在是很驚人......

我大概要等到真的畢業了才會復胖吧...orz
...今天去吃豬排好了(大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淮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