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刻的反省了自己。


之前某一陣子,我對自己感到很茫然。
為什麼在這裡做這些事情,未來到底該去做什麼才對。

那個時候,我問靜怡說:「你覺得人應該一輩子做自己想做而樂在其中的事嗎?」

她說,當然啊。

她問我說,我最喜歡做,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我說,寫小說。


「那你就可以去寫啊。」

「可是我怕寫小說不能養活我自己。」



「那就寫好一點啊。」她這麼回答我。

聽起來像是個玩笑。但我知道不是。
我們兩個是何其認真的在說著這個問題。


我又問她,「靜怡,你會不會害怕做不好?」

她是這麼說的,「怕做不好,就去做好一點啊。怕寫不好,就去寫好一點啊。」



其實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道理。



我們常常為自己找很多藉口,但是那常常只是我們不肯去面對問題。
真正應該要做的,是去找方法,是去嘗試,去找出完成的途徑。

有時候常常羨慕人家實驗好像都很順利,但是那個人為他的DATA做到半夜,
為了他的實驗方法一直苦惱,一直找文獻,放下身段不停去詢問任何可能的機會時,
我們真的都有看到嗎?
他其實反覆做了多少次,改了多少細節,我們真的都知道嗎?

我們在體會自己的壓力時,真的有同時去體會到別人也是同樣在承受這樣壓力反覆煎熬著的可能性嗎?

覺得別人幸運,比自己有背景、比自己有錢,比自己有經驗,比自己有能力,比自己有才華,
比自己討人喜歡,比自己天生後來有那麼那麼多的優勢,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抱怨比起羨慕又更加容易了。



但是我們真的有看見別人背後付出的努力嗎?
我們真的在看到別人的成就,感嘆自己的不如人的時候,付出過同樣的努力嗎?


很多年前,有一個人跟我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你不要做一件事,可以找到很多個藉口;但是要去做一件事,只需要一個理由。」



在學業上是這樣,愛情上也是這樣。
真的願意這樣做,你會找到方法。

那是一樣的道理。




今天BOSS下班之前,跟我說:
「我知道你最近要做實驗,又要寫論文,會很忙碌。」
「但是本來就是這樣。」
「...希望在你報告之前可以看到你的論文,這樣才能對你的主題方向加以修正。」


老師說的並沒有錯。

本來就是這樣。

這是我本來就應該要面對的挑戰,這是我本來就應該要做好一點的事情。

一直在羨慕,一直在抱怨,其實是我自己一直在逃避問題。




雖然我還是很沒有信心,也覺得害怕,但是我應該要試著做好一點,
越害怕,就更應該要試著去做的更好一點。





我要加油。更加的加油去做才行。
更何況,現在已經快沒時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淮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