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我的Lily長柄杯因為在晾乾時被兒子的奶粉噴到後,它就發霉了,
無奈中就只能丟掉,然後開始尋覓下一個杯......
先回顧一下以前的相關文章:(連結可點)
2015. 月亮杯初體驗-Lily cup 開箱
2016. 月亮杯心得
2017. 月釀杯開箱
要說沒了Lily長柄就沒杯了其實也是不至於,
因為實際上我有Lily折疊跟募資時就入手預購的月釀杯,但這2者都有缺點,
於是我就只能開始物色新杯......
當初生產完之後忍耐了幾次使用衛生棉的輪迴,回到那種濕屁股的日子,真的令人痛苦阿,
再一次讓我覺得有個順手的杯是重要的,
最右邊的是Lily折疊,缺點是容量小,展開需要技巧,適合最後超小量時用,
右2就是傳說中的國產月釀杯,這算是我最想賣掉的杯,
缺點是:
1. 球狀杯取出相當有感,在我生過小孩(不過是剖腹)後有降低難度。
2. 我生產完之後使用,變成會壓迫尿道無法順利尿尿
3.會因為沒有氣孔,使用一陣子後,在壓力平衡排氣時,會有突然被內部毆打(??)的感覺,算是有痛到
我原有的杯便是右1右2,所以我決定要馬上買入新杯。
當時在買想說要越快越好,因此我想查查國產杯,發現原來出月釀杯的公司出了錐形杯,
仔細看了看,他們的錐形杯還出了普通硬度跟軟的2種,看網頁資料是說軟的展開比較難,是提供給很怕有異物感跟會壓迫尿道的人用的,
我考慮一陣子決定直接去康是美通路買,結果問過店員之後才知道,錐形杯是沒有上通路的,只有球杯有,
只好敗興而歸,乖乖宅購。得到豪華包裝。
購入的是月釀杯的錐形杯(軟式)。買入之後,試用過覺得還好,
的確是有氣孔所以有事沒事被打(??)自毆的缺點改善了,
軟式所以壓迫尿不出來的問題解決了,但問題大概就是那個體積吧。
老實說,我還是覺得這個杯子做的太大了,在放入跟取出都會有一種:喂喂喂~~~我要衝了!!!!!
然後就刷一下噴出來的爆衝感......
是不是因為太貪心,老是想要做大點多裝點這樣省麻煩的心態阿......
但老實說,我覺得我生產之後,這種爆衝容易產生的痛感已經有降低了,算是生孩子的好處嗎?!?!
也因為體積較大,所以取出時解真空要凹折比較多,非常容易噴得整手都血,
碰上在外處理就比較不方便,但我想量多時不可能有人不在家以外的地方不倒吧?
總之,堪用但還是覺得不順......決定再找。
因為現在顧著8個多月兒子,
幾乎沒自己的時間,所以自己由國外網購幾乎不是選項了,
有機會在不塑社團看到有國外遊學的研究生在販售帶回的月亮杯,就也沒做功課直接跟他購入了,
後來查了才知道這是德國的牌子,柄也有很多種,
因為我是盲目購入所以就直接是環形。我買的時候SIZE有S跟M可以挑,
當初猶豫剖腹生產過是不是該買M,但我又不是自然產,不過又考慮到容量小的其實我有Lily折疊了,主要是要一支好用的主戰力,
所以容量也不能太小,最後入手M的。材質是經典款,這牌也有更柔軟跟更硬的程度,就看人選擇。
我看到網友在2017有人在德國直接買2個600,真是很羨慕阿!我是買1個800。
買來的時候發現這東西應該在外國是很日常的東西,所以包裝也相對簡單多了。
裡面說明書是簡體中文讓人有點囧囧之外,其他算都很OK!
他的材質比月釀杯(球杯)硬,所以老實說,這是我用過最不需要展開技巧的杯子!!!!!
根本一放手就展開了,毫無技巧可言阿!!!
(Lily折疊我覺得是最難的,折跟展開都需要技巧,偶爾還要拉一下確認展開完全與否)
我自己覺得算很適合新手吧,置入手指捏緊再放,就不會不好放,取出的感覺我覺得很輕微,比Lily長柄有感一點而已。
而且他也有氣孔,不容易有真空痛跟內部自毆(??)的狀態發生。
目前新的MeLuna杯感到滿意,
以前Lily長柄很柔軟,取出置入都幾乎零痛感,是最大的優勢,
但缺點是沒有氣孔,所以到最後流量低,會吸很緊很難拔,偶爾也會出現真空痛,
而且以前的SIZE A似乎也在生產後變成偶爾會漏,
最後心愛的用了超過3年的Lily長柄杯杯因為發霉所以只能丟掉,還是有點捨不得,
其實當初我曾想過可捐給人家當教具的,但先生認為髒亂希望我趕快丟掉,不然我至少還可以讓它跟大家(??)照張團體照,有點後悔呀,
......總之,又找到新杯,感到開心!!
提供點經驗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