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銘這個詞有點老氣,但是暫時找不道更好的形容詞......
有一些話看到的時候會覺得眼睛一亮,但是看完很快就忘了,
有些話不值得記,卻常常忘不掉,反覆的影響自己。
這陣子因為工作陷入低潮,突然間覺得平時記下一些值得去回顧的話是必須的,這讓人能夠自發的從心裡產生力量。
也因為20歲、30歲、40歲乃至於更以後,我想每個人生階段是需要不一樣的話,也擁有不同的煩惱的,
所以覺得可以從現在開始記下30歲的自己覺得有影響力的那些話。
未來有新增的話再寫上來(這意味著這一篇可以寫到39歲XDD)。
人生的劇本早已寫好,只是不能偷看,但要全力以赴。(蘇貞昌)
這段話是我在某一天晚上練小提琴練到最後,在政論節目的結論時看到的。
算是蘇貞昌在說了他前半輩子為美麗島辯護,之後再轉戰新北當選後,那麼多年又出來選舉的心境寫照。
「全力以赴」這4個字說起來是很簡單的,但是做起來卻很難,而且非常辛苦,只是不為人所道。
很多時候,儘管已經含血含淚的全力拼命,但是努力不代表你就能得到什麼,這點常常令人挫敗,
但他用「人生劇本已寫好,只是不能偷看」這件事來嘗試將心裡那種種不安與挫折撫平,
讓人的心可以靜下來,對於眼前的事全力以赴就好,我覺得這裡頭微妙的轉折說得真好。
什麼是全力以赴?
「每天工作。不管前一天或前一晚發生過什麼事,起來工作,聚精會神。」(海明威)
在最認真寫作的日子裡,貼在電腦前的紙條。
其實所有的事情,都跟寫作是一樣的。
愛是比責任更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的23堂生命課程)(網路)
最近這一陣子,瞭解到了前實驗室的一些變化,
當博士生轉變為博士後研究員,看起來即將背負更大更遠的使命的同時,
卻也開始因為身份的轉變,而變得有些站在既得利益者的那一面(這麼說也許有些誇張),
從前也是DATA的生產者,如今轉為是需要收集DATA的人,
就有了「逼一下助理好像有用,是不是該這麼對其他人試看看」的想法,
以及讓一個碩級助理領了一年學士級的錢之後,
再給對方比實際年資應得矮一階新的薪水,對人家說「你看喔,你的薪水有升了喔,不錯吧」這樣的事情,
姑且不論我聽到的部分是不是一方之詞,用壓力企圖給助理責任感,驅使他去做事,老實說長久而言是弊多於利的,
對小孩子可以,但是對成年人來說是不行的。
其實助理與主持人之間是會互相體諒的,但前提是要彼此信任,而且有愛。
「愛」這個字聽起來很虛幻,但他包含著「我知道你我都不完美,我也清楚你一定也知道,但是我們願意為了同一件事付出努力的」意涵。
與其用壓力讓助理產生責任感,不如用合理的善意跟一點提醒,像是關愛一樣的請助理跟你一起努力,因為那對你很重要,
我覺得才是真正長久的經營之道。
如果主持人對助理好,助理是不可能不知道的,所以即使無法升薪水,老實告知經費有限,助理也會體諒,願意長久的留下來,
助理對主持人好,有時候超時無薪無補休加班,為了一批有時效的DATA用極限速度工作,或是偶爾忍耐在氣頭上的偏激老闆,這是能夠接受的。
用壓榨的心態面對下屬,並不能使你得到更多東西,相對的,你可能連人都留不住。
即使我前面說了「用壓力企圖給助理責任感」對小孩子是可行的,但其實這對孩子而言我想也是需要非常謹慎的去使用的。
不過真正的愛其實是很難的,並不容易,很多大人都得花大半輩子去練習,
陳雪曾這麼說過:「你得把自己的人生全部梳理過的,真正地穿過黑暗,度過寒凍之水,悲傷的惡夢,才差不多可以開始學習愛人。」
雖然這裡應該是在講伴侶之愛,但是我覺得對於人來說,真的就是必須經過這樣的過程,自卑、嫉妒、害怕、不甘、憤怒、悔恨等,
種種都能寧靜的經過了,不再杯弓蛇影了之後,
你才能夠發自內心的讓身旁的人感覺到善意跟溫暖。那是真正的愛的源頭。
如果你不能簡單說明,代表你還未完全瞭解它。 (愛因斯坦的23堂生命課程)(網路)
這句話簡單易懂,能夠套用在生活的所有事情上。
事實上,你不能簡單的說明而讓各式各樣的對方理解,一部份的原因就是你自己沒有融會貫通,
所以無法用其他的類比轉換成對方熟悉的東西,進而使對方瞭解。
有一些人喜歡嘲笑對方「連這個都不懂」「這個根本不需要教」,
這算是輕蔑了教與學的相互關係。這剛好能夠帶動主題進入另一句我覺得值得深思的話:
「一個老師的終極藝術,就是喚醒學生對創新思維和知識的喜悅。」(愛因斯坦的23堂生命課程)(網路)。
每件事物都應該如原本的樣子簡單,但不能更簡單。
讀太多書卻鮮少動腦的人,通常會變得懶於思考。
資訊並不是知識。
教育,是一個人忘記在學校所學後,留下來的東西。 (愛因斯坦的23堂生命課程)(網路)
這幾句是有關於學習之後的事,尤其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其實大家都有資訊的焦慮感,好像不去多看一點什麼就要慢人家好幾步了這樣,
但是其實資訊不是知識。而只有成為知識的東西才能成為長久的力量。
天賦和選擇不同。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亞馬遜 CEO 傑夫.貝佐斯)
善良無論在何時都是一種選擇(囧星人)
就我自己的立場而言,我覺得善良比天賦還要重要。
天賦是人本來就有的,然而善良不一定是。他常常是在當下利益衝突之際的一個選擇。
人生充滿了選擇,我們得好好的選自己想要的那一個。
一時選錯了也沒有關係,人生不會因此毀了,那不是單行道,總會有可以接續的道路,讓你回去你想要的方向。只要你記得方向。

who know me imperfect and loved me. (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
我最後的祝福是要給予那些人 — —
他們深知我的不完美但仍愛著我。(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1861-1941)
這一段話在網路上有很多種翻譯,這是我看過比較喜歡的版本,而我從中更動了譯文中的幾個字。
當30歲了之後,身邊比較親近的朋友開始在自願與非自願的情況下做了篩選,
認識再久的朋友都可能因為種種,或是誤會或是非誤會造成的心理的拉扯而離開,
剩下在生命裡的那些,不再有價值觀背離太遠的、不再有逼迫自己去跟對方交談而討好的、不再有必須時時刻刻照顧否則便覺得感情疏遠的,
生活與時間都因為婚後生活形態的轉變而有了不一樣的地方,
從前的臉書總是會有人說「是朋友就該留時間主動聯繫」「朋友的感情也是要顧的,你要花時間經營」「不要因為家庭失去自己的生活」
然而,生活的重心已經轉變了,難道生活形態不會轉變嗎?是會的。
朋友的感情當然是要經營,但是不可能像是單身時無時不刻的、體貼入微的照顧對方,
因為你必須做的事突然變多,你要照顧的人變多了,你要熟悉的事變多了,你需要賺的錢變多了,可是你自己的時間變少了,
而你需要照顧自己的心的時間變多了,這些事情全都是旁人無法幫你的。
對我來說真正的朋友不是平常一直噓寒問暖,而是你發現他有大問題了,你會挺身而出,
其他的時候看他笑笑的幸福的生活,也就好了,沒有刻意要去按讚,卻是心裡替他開心,這樣就夠了。
我當然知道自己有多不完美,也經歷過了那些因為我的不完美而離開我的人,
我開始感謝那些知道我有多不完美,時間也寶貴,但仍選擇愛我,或試著愛我的人。包含家人、先生、同事、朋友、老師們。
如果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一切能夠的祝福,都希望能夠獻給他們。
我也知道我的力量何其微薄,當我力有未逮,無法做得更多時,我希望我能把我僅存的祝福,先留給他們。
願他們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這句話或許到我生命的最後,都會是我最想要告訴這個世界的話。
經驗猶如一盞明燈的光芒,它使早已存在於頭腦中的朦朧豁然開朗--華特.德拉梅爾
我有的時候我仍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無援的日子我慢慢的體會到,我從前的經驗在我餛飩的腦中依然真實的存在,
儘管我無法進行「舉一反三」的菁英式路線,但我算是腳踏實地的人,在舉一反一偶爾不舉之中,
他仍然漸漸導引著我認識自己,並讓我知道我真的有進步,我真的能應付。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並且肯定,我真的會。大概類似這樣的心路歷程。
(漫長的待續......)
----------
初更;2018.6.8
再更: 20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