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能走到這裡還活著,實在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希望往後朕能hold住全場......

----  以下先碎碎念 ----

其實我在小的時候就有參加過國語日報作文班。

那也是我學過的才藝班中表現比較好的一個。

 

我國小時也有學過美術,也有得過一些獎,但是我的美術天份在某方面還是受到打壓的,

我的國小老師就曾問我自己帶回家做的作品「真的是自己做的嗎?」

我的才藝班老師也沒有在引導學生,他沒有教,他直接修改你的畫。其實我不喜歡這樣。

當然他也有在寫生現場表達過「真的是你畫的嗎?」這種類似的語言,只是沒有那麼白。

所以後來我沒有再繼續畫畫。

小孩子是聽不很懂大人的話,但是其實小孩子很懂大人的情緒。至少我是那一種孩子。

 

在作文班裡我發現我可以很輕易的交差(大概國小3-4年級)之間,那時我很愛用刪節號膨脹內容,因為老師的要求是「字數」,

到了國小5-6年級,我發現追求高分的竅門是「成語與名言」。

這階段我的作文老師來了一個非本科系的,我在這時感覺的另一種的文字,比較接近散文。

在那之前我八股的很起勁,但也漸漸覺得無聊起來。

 

到了國中,我們加深學習八股的文章的寫法,但是我開始有一種反骨出現了,

我開始嘗試加入一些比較哲學性的句子,但是仍然利用了華麗的形式,也就是各種排比、對照來加分,

我的分數仍然不低,因為我寫出別人寫不出來的東西。但是我的老師不喜歡。內容比較偏激,他們大概只能往這個方向批評。但是我管他去死。事實也證明我當初在國中就能自行領悟的徐志摩的句子(高中程度)暗喻解構,他一點都解不出來。

我不覺得老師需要都會,這樣對老師這個職業也不公平。因為好老師不必是學富五車者,老師是要因材施教。

同一時間我的理化藉由一種傻氣的全輸入概念+認真的練習,算是班上前幾名。

但同時,我從國小就一直不願意接近的數學開始不停的使我掉進洞裡。

 

時光轉到高中。

我的高中原本曾考慮過社會組,畢竟高一時我的數學還是一敗塗地,

自然科也突然的比國中難好幾倍。我開始懷疑我的未來。老實說我也開始被古文給箝制住。我的歷史很差,那些人的名號與朝代我也一塌糊塗。

最後在家中的決定下我還是選了自然組。因為好像生物還可以。

附帶一提,後來我的數學,曾經考過好幾次0分。我的導師(數學)曾當面問我:某某某,你是不是讀錯組了?

 

最後我也曾再推徵中考上中文系(雖然也不是很好的學校),

家中評估那個不賺錢,還是希望我走3類,於是放棄了,繼續指考。

後來我當年也考得不理想。所以我有重考大學。

 

------ 好了以上都廢話 ------

我不是那麼無聊到在這裡講古給大家聽,為什麼突然的想要寫這一篇文章是有原因的。

 

前一陣子我跟先生在看一個談話性節目,其中是台大還是成大的校長出來說有關大學太多這件事,

裡頭他說:其實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除本科外,剩餘的時間應該要多涉獵其他領域或是課外讀物。這樣才能加強競爭力。

 

這時我聽了一聽,轉頭問先生:

「你大學時都有時間看完本科的書,再去做其他的事嗎?」

先生:「有吧。」

「可是我沒有辦法耶。」

 

是的,我沒有辦法耶。

大學時期的我,只有大一時比較輕鬆,但是大一時我仍然被當微積分。補考也當。

大二開始,課程又加入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一本一本的原文書我看得非常吃力,光是要交作業也很辛苦,

我那時開始幾乎星期1-5每天我都去圖書館,拼命找中譯本。讀不下去時我就寫信。

我自知程度不夠,後來微積分改選夜間部,老師說怕大家死很慘,每章勾10題,一次考4-5章,所以有40-50題的題庫。

我老實說連題目都看不懂,於是我強迫自己一天背一題,先背題目的意思,再背解法。每天都要做。

我背了50天後去考試。我幾乎都寫得出來,終於不是被當的人。但還是有人被當。

 

我從前都沒有意識過自己其實求學的路上曾經那麼辛苦。

我以為大家都會這樣做。把能做的事都做完,我說的是沒有藉口,盡全力的做完。

但是很多年之後,我再靜靜的回想,包含研究所與大學欲過的同學們。以我的標準而言,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盡力。因此也有很多人最後錯過了他們原本能得到的文憑。

 

上了大學,我的理科並沒有變得更好。我只有變的更認真背。有時可以理解,但不多,有時硬背。

分子生物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微積分、細胞生物學、普通物理、免疫學,我都有一本手寫稿。

考前一個月,把要背的東西寫在紙上,一週背一張A4。只要有一點題庫,我就背起來。在我大4面對生物化學時我儘管看書看到半夜2點,卻常常小考都考不及格。我只好背更多題庫,尤其說一定會出的的那些。

我整個大學後半就把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我大學幾乎沒有翹過課,只翹過一堂日語與一堂班會。因為知道自己比不上別人,所以該拿的分數我一分都不能掉。包括出席。

說也奇怪,那些出身比我聰明太多的人,小考都考得不錯,但期中期末考卻常常最後成績沒有我好。我甚至在大4時拿過班上前3名。

 

不過大學生涯中,我還是有騰出一些時間,寫一些東西。

其中我曾經寫過一個短篇的小說參加校內競賽,得佳作。

我也曾寫過詩,但那時理想性太高(標題裡說,把詩獻給林懷民),當時有個評審是林懷民的好朋友,他認為不夠配的上那個名字,所以將我刷掉。不過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首詩仍然是不錯的。

 

我大學曾轉系。原因是我對於自己生涯的選擇突然感覺到很混亂。

我上面說的事看起來很容易,努力做盡每一件可以盡力的事,但是實際做起來卻非常辛苦,我在專業裡找不到自己一點的天分與想法。我清楚明白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但是這些是別人看不到的,

他們看到的只會是我平平穩穩的讀書,過日子,走在這一條好像過得去的路上。他們都以為我過得不錯。

 

但是我其實很痛苦。那時的我開始反省,我是不是該轉系。

然而要轉成什麼?我一點也不知道。

我沒有方向,因為我沒有替自己的人生做過決定,我從來沒有決定權。我家中也不會支持。

當時的我問過與自己交往的對象,他對我說:「那你想轉什麼?」

我說不出來。

那一陣子的我跟著交往對象接觸了一些藝術的東西,也看了一些電影,我也嘗試著畫一些東西,但是算是年久失修後天不良

那時我總是考的不好,心情便會陰鬱,對方又會責怪我為什麼不做好一點!找方法做的好一點!

可是,我已經沒有辦法了。

所以當時我有些懵懂(沒錯,一個大2的學生,對於自己的科系只存在這樣的感覺)說:我也不知道。...或許藝術類的嗎。

因為我大學母校有理有工有外語有藝術,偏偏沒有文學院。當時的我選擇也很有限。我其實也很徬徨。

這時他對我說:「你以為你可以嗎?你知不知道那些人從什麼時候就在學了?他們從幾歲就在寫生,你覺得你要拿什麼跟他們比?

 

你覺得你要拿什麼跟他們比?

這句話硬生生的打斷了我當年也許有機會找到新路的契機。

我的人生經驗裡從來不做沒有人支持的事。因為我其實很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希望有人讚美我。但是我卻一直都沒有得到被肯定的感覺。

我也不敢追求別人不支持的事。因為我對於自己一點自信也沒有,這一點到我研究所畢業時都還是一樣。

於是我屈服了,但是我還是覺得原科系不對,我不該在那裡,而且儘管我認真,作弊卻很猖獗,我背的比人認真,卻還是被當掉。因為我沒有作弊。

於是我還是轉系了,轉到一個一樣是3類,更學術的科系。

當然後來也更辛苦,為了不延畢,我一直到大4的最後一學期,我都還在修早上8點的課。我同時修3門實驗課(大家都知道實驗課要寫報告,有體會過的人就知道,什麼叫做一個星情要交2份預報3份結報),

我如期大學畢業了。

 

但是我的家裡不是問我:你未來要做什麼?

他們是問:你為什麼不考研究所。

我後來一直覺得,這個問題一開始就錯了,該問的是:你為什麼要考研究所?

 

我一直知道他們希望我讀研究所,也因此我其實大2後就沒有過過所謂寒暑假,我必須在實驗室裡做事,因為我知道,我考試比不上人家。

我對自己發誓,這是最後一次,我不要再為了別人過自己的人生了。

我家中很重視學歷,因為親戚間很愛比較,當時我想,把一間研究所的頭銜留給你們,這是我最後給的了。最後一次了。(我目前儘管得到碩士,但也是親戚裡面吊車尾的學校。)

我硬著頭皮考上了,硬著頭皮讀了,秉持著大學的拼老命原力就與我同在的精神,曾經36小時不睡覺,我還真的發現自己無堅不摧,我還真的畢業了。

當然我也體認到,我對於自己的研究的專業,是多麼的沒有想法,與敏感度

在這裡我還是要謝謝我的指導教授願意給我一張文憑。

 

只是到了現在,我回首,我才知道這一條路,自己曾經走的那麼辛苦。

我先生有一個很精闢的結論:你是把第二專長當第一專長讀了。

這時,我才幡然醒悟,我的前半輩子做了什麼。

 

研究所畢業後我接受了第一份研究工作,我依然很痛苦,

做實驗,讀我一點也沒興趣的東西,賺錢。真的只是為了賺錢。

後來我辭職想作自己的事,發現賺不了錢。不過我有嘗試過很多職業,其實我算一直都有在找路,

我試過:教科書編輯  /  作文批改老師  /  補習班老師(生物、理化)  /  農場動物繁殖人員,

最後結婚考量,也過了叛逆期,同時需要更穩定的經濟與婦女懷孕的友善環境,所以又回到研究中。

剛開始我還是很痛苦,那一陣子都是靠著跟先生用LINE,就是我還是會硬是跟先生在實驗空檔說一些垃圾話,真的覺得受不了時我就把那些垃圾話再拿出來看一看舒緩身心,

後來漸漸才又轉換成現階段,也就是在一種不討厭的情況下跟它相處,偶爾才很討厭(這還是會發生,只是頻率變小)。

但是我還是一如從前的在研究中一點都沒有想法,與敏感度。只關心可不可以下班了。這一點始終如一

這對於很多人的職涯來說是一種浪費,因為你是耗才,不是人才。

 

我也一直想知道:我該把自己擺在哪一條路上,才能慢慢通向培養自己升級的路?

至今我其實仍然沒有很確定的答案。

 

但是我已經錯過了轉殖(?)專業的時期了,就業大環境也不佳,所以我接受了工作是為了賺錢這個現實。

我可以轉向的人生有2個時機:

一個是大學的轉系,一個是考研究所的時候。

只是那個兩個時候的我沒有選擇過自己的人生的什麼,沒有信心,也沒有權力。

所以現在的自己脫離了原生家庭,有了自主的權力,但是又出現了另一方面的限制,因為儘管想要再進修,卻又限於地點與在職,更重要的是,你已經沒有再投入學習了。

除了沒有錢,你還更沒有時間。因為你有更多家人要照顧。還有寵物。還要加班。

 

儘管是現在的我,有時仍有追求自我實現的憧憬,前一陣子想說要不要重讀科大考藥師,但是先生阻止了我。

他認為我原本就不是適合走理工的。

我有時也懷疑我的憧憬是不是還是被我原生家庭的那些虛榮綁著。

但是我之所以一直仍然尋求職涯,正是因為自己的「自我實現」仍然沒有被滿足。

 

 

所以這階段,仍嘗試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因此最近再度開始看書,各類的書,想要把自己的第一專長繼續訓練下去。

之所以會認為是一個「專長」,是要回到文首時說的那些阿裡阿雜的瞎話

國小:用刪節號寫作文。(......)

國中:用成語與華麗的句子寫作文。

高中:用更多成語與華麗的與文白夾雜的文字寫作文(最後一點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很糟)。

大學:故意不使用任何成語,只用簡單的、不艱深的、不冷僻的、精準的用字,用自己的話一層一層堆砌情境,用一針見血的比喻來取代套裝的成語。

社會人後:去掉贅語,開始學習小說的結構,與情節的推動等相關的技巧,使文字變成故事,使小故事能更接近所謂能暢銷(雖然我覺得自己很難辦到)的故事。

 

其實上面所寫的這些才是真正一個職涯該有的演進。

我的偽第一職涯就真的毫無長進了。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被討厭的勇氣」,在裡面有看到許多自己原本看不清楚的東西,

對我而言最深刻的大概就是關於

「追求別人的讚美/縱向關係」:稱讚這件事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所以是追求錯誤概念的起始)。

「人際關係/橫向關係」: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這是接納自我(非肯定自我)。

「選擇一條自認最好的道路」:甘於平凡的勇氣。平凡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這幾點我都覺得對自己的人生回顧很有幫助。

 

我還是得繼續加油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淮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